盛夏时节,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摇钱树村树木成荫。这座坐落在山坳里的村庄,白墙灰瓦的民房整齐排列,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停着小汽车。村民们靠着种植林下山参,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别看现在日子好,过去真是穷得叮当响,大家背靠大山好资源,却不知道怎么发展。”村民任勃宇说,20世纪80年代,摇钱树村曾发展人工栽种人参,大面积开山栽参,可树砍倒了,人参却因为生长期短,品质差,价格也一路下跌。
砍树换不来好产业。地处长白山南麓余脉的桓仁县,峰峦叠嶂,森林覆盖率达78.94%。20世纪90年代起,桓仁县痛定思痛,转身向绿发展林下山参,即人为地把人参种子撒播到自然环境里,不移栽、不施肥、不打药、不锄草、不动土。
在摇钱树村,当地实行“包林到户”,村民们在自家林子里撒播人参种子,种植林下山参。“这种在林地中自然生长的山参,既能保护山林,市场价值也高。不少村民为了山参更好生长,还自觉栽树护林。”任勃宇说。
2002年起,随着林下山参的面积逐渐扩大,桓仁县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以奖代补,扶持林下山参种植业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桓仁山参保护地面积已达65万亩,山参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每逢旺季,走进桓仁县的中国东北参茸城,来自摇钱树村等各地的林下山参新鲜上市,个个体形优美、鲜香扑鼻,不时有人上前查看品相、询问价格。目前,这座参茸城里已有200余户企业入驻,年交易额达50亿元。
好资源不仅要富农,更要成为大产业。近年来,桓仁县先后引进了北京同仁堂、上海医药等一批知名中医药企业入驻。目前,以桓仁山参为主生产加工的企业已达300余户,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科研、检测、销售、品牌、文化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7月12日,在桓仁2023中国山参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山参晶、山参膏、山参冻干粉、山参口崩片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诸多客商和嘉宾。
“我们将逐步把桓仁山参产业集聚区打造成百亿以上规模的加工集聚区,力争到2035年桓仁山参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亿元。”桓仁县县长田永军说。(记者王莹、武江民)